观点:对气候变化而言,汽车尾气不如牲畜打嗝放屁有威胁?-pg电子官方网址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种植和养殖领域的排放占比为19%”,“食用类动物的饲养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运输领域总排放占比16%”……
上面这些文字,是比尔·盖茨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一书中提到的,里面的占比,是相对于地球上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言的。也就是说,种植和养殖领域的排放,比交通运输领域的排放占比还要高,而在前者中,牲畜的打嗝放屁成了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但在后者中,汽车尾气排放只占其中一部分,因为还有空运和水运等。
这不对吧?!难道汽车尾气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吗?汽车的电动化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老实说,这样的情况也在我的意料之外,显然我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这本书是2022年初国内发行的,原本我买来读它,更多的是想看看“气候变化”这样的大议题,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牛人会如何去“盘”它。没想到里面的内容着实让我意外。
书中提供了非常多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我相信这些内容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毕竟盖茨基金会一直在关注和参与解决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这里面把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分为了几大方面,具体内容和比例如下:
生产和制造:31%
电力生产与存储:27%
种植和养殖:19%
交通运输:16%
制冷和取暖:7%
现在几乎所有生产企业都把“零排放”作为目标,至少是已经挂在了嘴上。但如此看来,想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零排放,需要牵涉到方方面面。
我觉得要先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才算“零排放”。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每年大概要向大气中排放51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是绝对的主角。我们今天排放出去的二氧化碳量,在一万年之后还会存留大约20%。
工业革命之前,虽然全球也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但是通过植物吸收等方式,整体二氧化碳量是平衡的。但在这之后,平衡被打破了。“零排放”并非是指100%减排,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近净零排放”,也就是说让二氧化碳排放量重新回到平衡状态,不再额外积累,此前一度火热的“碳中和”一词,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现实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天不回归平衡,气候危机会加重一天。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即便是实现了平衡,人类近三百年的超标排放,依旧会影响气候。难道我们要花上万年等那些二氧化碳都消失吗?当然我们可以更主动去消除它,但首先我们要达到平衡。我想这也是推进汽车电动化的最重要意义所在。
问题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也看到了,降低排放涉及到方方面面。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汽车主体是由钢材质组合而成的,而钢铁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生产与制造中产生温室气体的一个主要来源。
钢是在铁中加入碳,碳原子会挤压在铁原子之间,而得到的钢强度要比铁高很多。碳的含量决定了钢的性质,高碳钢强硬但易碎,低碳钢强韧但较软。日本武士刀的制作就是两种钢利用的范例。经验老到的大师会通过观察和敲击,分辨出高碳钢和低碳钢,低碳钢的韧性适合做刀身,之后将坚硬的高碳钢包覆在外面做成刀刃。
这让我想起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话,这么看来似乎不妥,毕竟两种钢无分好坏。
工业革命之前还没有大批量生产钢,武士刀的制作算是人类利用钢的极致表现,但产出量低且考验师傅手艺。直到英国工程师贝塞麦发明了工业大量生产钢的办法,称为贝塞麦法。
方法原理很简单,在制作过程中把空气灌入熔铁,经过化学反应,氧把碳通过二氧化碳形式带走,让铁中碳含量达到1%左右,来满足生产需求。但各地铁矿来源不同,导致这一方法做出的钢质量参差不齐。后来干脆就先把铁中的碳全部清除掉,再添加1%的碳。长久以来,钢的大规模生产大体就是如此进行的,虽然保证了钢的质量,但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很多。
不只是钢,汽车出行所需的桥梁、道路以及停车场等,除了用钢还要用水泥。水泥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生产水泥的重要步骤是高温加热。加热后的碳酸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电力生产与存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可能要戳中汽车电动化推动者的痛点了,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电动汽车用的电从哪里来?电池生产环保吗?
例如在2020年,全球发电量中,煤炭发电占比36%,天然气发电占比23%,石油发电占3%。三种化石燃料发电加起来占到了三分之二。即便到了现在,化石燃料发电依旧是主要的、经济的、便捷的发电途径。
那就改用清洁能源不就行了?
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趋势,但依旧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清洁能源多数是间歇性能源,没风怎么办?天黑了怎么办?二是能量转化率低,比如我粗略算了一下,风能的生产大约是1-2瓦特/平方米,如果想全部利用风能发电满足全球用电需求,那基本就等于要在整个中国国土上排满风力发电机,并且处于最佳发电状态。当然,清洁能源发电的生产功率随着技术发展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那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和时间,并且也会不可避免地面临发展壁垒。
三是绿色溢价问题,清洁能源比化石燃料发电成本更高,你愿意花更多的钱用清洁能源发的电吗?现在德国等国家已经在为用户提供这种选项,你可以选择使用清洁能源发的电,但不可避免电费会更贵。对于买电动车本就是图个出行便宜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绿色溢价是个问题。
核能可以解决这三个问题,但我想现在没有哪个竞选人会将增加核电站或是研发核能汽车作为自己总统竞选的筹码吧。
现实总是让人头皮发麻,而当你知道牲畜的打嗝放屁可能都比汽车尾气排放更具威胁性时,更是如此。牲畜的自身温室气体排放在种植和养殖领域占了主要位置,而牲畜的打嗝放屁产生的主要不是二氧化碳,是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两个是温室气体中绝对的实力选手,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倍,而一氧化二氮则是二氧化碳的265倍!
这么看起来,似乎汽车尾气排放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但是正如前面咱们谈到的“零排放”问题,只要是能降低排放的方法,都需要我们去尝试。
话说回来,通过汽车电动化来降低交通运输的温室气体排放还是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案,无非是把用车习惯从燃油车转换到新能源车,相比之下降低食用性动物的温室气体排放要难得多,你愿意从今以后做个素食主义者或者只吃人造肉吗?
解决气候变化确实任重而道远。原本我们以为用电驱动取代燃油驱动,就能为气候问题带来非常有效的解决,为地球降温。但现实是,我们用的“电”依旧污染。
要不然不用电改用氢能源?这是个办法,但是汽车使用的钢、汽车走的路和桥,制造这些依然会产生污染。要不干脆就像老子的思想一样,回归原始,改用骑马坐牛车算了?这也行不通,如果家家户户一两匹马,带来的温室气体影响很可能比汽车尾气排放更严重……
很多事原本就是如此,解决起来并非易事。但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即便当前来看汽车的电动化进程可能并无法为气候问题的解决带来最根本的影响,但只要能给地球降温哪怕1℃,那也是好的。
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寻找更多且更好的pg电子官方网址的解决方案,汽车行业同样如此。电动化智能化是当前的大潮流,但绝不是最终的目标,在这波浪潮之后,汽车行业该如何前进呢?
我并不想传播悲观情绪,事实上不断有很多有趣的科技进步也在解决气候问题,自洁净混凝土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混凝土中掺有二氧化钛粒子,这种粒子不仅能实现自清洁,还有充当触媒转换器的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而汽车尾气中就含有大量氮氧化物。试想一下,当你开车经过一栋大楼时,可能你的车排出的尾气会被这栋大楼“吸收”。
类似的解决方法有很多,我们还可以利用碳捕获装置来减少钢铁和水泥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人类这个物种,真的是又敢想又敢做!
(文章涉及的观点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太平洋汽车网的观点!)
(图/文:太平洋汽车 黄克宇)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