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神话小米汽车-pg电子官方网址

2024-01-23 08:52:02 作者: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俗话说得好:男人的嘴,骗人的鬼。雷军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俗话的精准度——12月25日,雷军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称,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将于12月28日举办,并表示这次只发技术,不发产品。考虑到雷总的“耍猴”前科,大伙都将信将疑。果然,到了28号下午的发布会,雷军除了发布一大堆小米汽车的技术信息之外,连小米su7的实车也来到了现场,“不发产品”成为一句空谈。

  骗人就骗人吧,好在这次全程三小时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被信息量填得满满当当,雷军分别从电驱、电池、车身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等五个板块进行介绍。说好的等新车发布时再细说,雷总在28号就“忍不住”把小米su7的关键信息基本说完,这可把线上线下关注这场发布会的众多媒体撩动了起来,尤以科技媒体姿态最为突出,“科技企业对传统汽车行业的降维打击”“黑科技创新颠覆行业”等论调开始冒起,试图去证明小米汽车对中国汽车有着“非凡的意义”。

  虽然雷总讲了很多,不少媒体也很亢奋,但是请不要神话小米,对汽车工业我们还是要有基本的敬畏之心——要是汽车工业只是单纯对比谁家数据更好看、谁家话术更牛掰、谁家整活更出彩,那我们就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在新能源领域开辟全新的赛道了。

所谓的“创新”只能算“优化”?

  在发布会开始阶段,雷军首先介绍了小米两款“创新”电机,小米超级电机 v6和小米超级电机 v6s,转速均为21000rpm;还有一款转速高达27200rpm的小米超级电机v8s。从公布的数据上看,小米这一系列超级电机的表现确实领先于众多竞争对手,但评判一款电机是否优秀,并不只是简单看其最高转速这些参数,还要看表现、耐久度、造价成本等等。

  概括来说,优秀的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达到以下六大要求:

  1、高过载能力: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有4-5倍的过载能力,以满足短时加速或爬坡的要求;

  2、宽调速能力:电动汽车的最高转速要求达到车辆在公路上巡航时基本转速的4-5倍;调速范围还应包括恒转矩区和恒区;低速运行输出的恒定转矩大,以满足汽车快速启动、加速、负荷爬坡等要求;高速运行输出恒定功率,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以满足平坦的路面、超车等高速行驶的要求;

  3、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根据车型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设计;

  4、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要求有功率密度(一般要求达到1kw/kg以内)和好的效率图(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和转矩范围内都有较高的效率),从而能够降低,延长续驶里程;

  5、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要求工作可控性高、稳态精度高、动态性能好;

  6、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被装在机动车上,空间小,工作在高温、坏天气,及频繁振动等等恶劣环境下,对恶劣条件的承受力要比较强。

  更何况,小米超级电机仍未量产,也没有装车进行实车验证,此时仅凭参数便宣称行业领先,未免操之过急难以服众。

  另一项被雷军称为“创新”的技术则是小米和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800v高压电池包,其中有项号称“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则是能在极端的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保证乘员舱安全。这项听着不太好理解的技术,其实可以通俗地演示,具体方法就是把打火机朝下点火,结果就是自己的手指反而更容易被烧到……

  这款小米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电池包,严格来说,其实和其他竞品采用的宁德时代配套电池,是同样渠道的供应链产品,小米做的无非是在电控程序上进行符合自家产品要求的各项调校,即使采用了“首创”的技术,充其量也只是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程度上还远远达不到“创新”。

  那么,怎样的程度才够资格称为“创新”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某个领域有革新甚至革命之举,能直接影响行业走势的举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在电池领域取得的成绩:其一直坚持自研电池技术,用刀片电池将一直被人诟病“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起死回生,打破三锂电池垄断;用ctb技术将车身电池一体化的普及行业,将纯电车的操控和扭转刚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再比如,持之以恒地在换电模式上进行投入、研发和布局,最终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补能pg电子官方网址的解决方案……技术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方能称之为“创新”。

所谓的“降维打击” 都是别人玩透的?

  而在智能化上,小米这次发布的智能座舱,在软件生态、无缝流转、具体功能等的体验上,都是华为鸿蒙、魅族、蔚来等已经实现了的技术,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创新;而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发布会展示的小米汽车城市智驾和无人泊车等等功能,也是目前问界、、小鹏、蔚来、、等等众多品牌已经量产的车型中相当成熟的能力了。

  小米在多城市覆盖度、量产车批量体验上都还无法进行实车验证,并且由于缺乏足够长时间的验证和足够大量数据的支持,小米汽车能否在交付时大规模落地这些功能,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总之,所谓的“科技企业降维打击”,更像是在小米自己的封闭空间里的自说自话。

严肃复杂的汽车产业容不得戏谑

  汽车产业是一个极度依赖供应链和体系能力的产业,对于供应链和自研的管理布局,需要实现效率、成本、创新的三平衡,任何一个环节的变革,都会牵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格局往大了说,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都不是某家车企自个儿的事情,更不能以此作为吹嘘自家产品的依据。因此,每一个变革,对于整个汽车产业来说都应该是有益的,才能真正帮助中国汽车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对于小米这样的跨界造车,我们当然是欢迎的,尤其是在造车思路和打法上确实能给汽车业界带来新的冲击和思考。但是,在众多网友面前一味地吹嘘自家产品所谓的“颠覆”“革命”“全球最高”“国内唯一”,很容易会把不了解汽车行业的网友带偏,导致出现不尊重严肃复杂的汽车产业的言论,无视比亚迪、、等传统车企苦心进行产业链升级、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为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在修筑护城河的举措。

全文总结

  将小米汽车捧为“造车神话”,过度拔高小米汽车行业地位的做法,其实是对小米的捧杀,也是对务实进取的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敬。我们应该以欢迎新人的心态迎接小米,也应该以审视新手的谨慎态度来观察小米的成长。

  技术上车,才有价值。技术不是拿来炫技的,而是要服务于真实需求。在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变革中,传统车企转型加速,手机、it、互联网等跨界造车,在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汽车成为当前众多新技术的最佳载体,“卷”技术,成为汽车产业的常态,最终的受益者应该是消费者,也必然是消费者。

  那么,在需求升级、消费降级、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之下,什么样的技术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呢?我们不妨用某新势力车企创始人的一句话来作总结:今天聊今天的技术,用在今天的产品上,而非今天说明天的技术,用在后天的产品上。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热门搜索 热门it产品 最新车系
网站地图